关于我们/about us
女子被骗50万后哭求民警要再转20万,遭遇诈骗怎么追回钱财
一名女子被骗50万后,哭求民警让其再转20万把之前的50万体现,最终该女子放弃转账。遭遇诈骗追回钱财的方式包括向公安机关报警,将追缴的财务退还,未能追缴的,向法院起诉赔偿。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 一、女子被骗50万后哭求民警要再转20万 近日,湖北黄石一女子疑似被骗50万,民警赶到劝阻后,当事女子竟哭求民警让其再转20万,想把之前的50万提现出来。在民警苦口婆心的劝说和真实案例类比的讲解下,该女子终于如梦初醒,放弃了再转账的想法。 二、遭遇诈骗怎么追回钱财 遭遇诈骗追回钱财的方式就是向公安机关报案,向警方提供相应财产证据以及涉嫌诈骗人员的各种信息。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会追缴被骗的钱,并且责令诈骗分子退赔。如果遭受的损失不能全部退赔,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诈骗分子赔偿损失。 小编提醒您,《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三、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男子烧毁妻子衣服导致失火,放火罪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
一名男子因与妻子发生感情纠纷,就烧毁妻子衣服以及衣柜,目前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放火罪的构成条件包括犯罪主体要件是一般14周岁以上,主观方面是故意等。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主要有客观方面不同、犯罪停止形态不同,以及主观方面不同等。 一、男子烧毁妻子衣服导致失火 近日,福建永定法院发布一则案例。,男子与妻子因家庭感情纠纷发生争吵,怒烧妻子衣服,点燃衣柜衣服后离开现场到隔壁房间里喝酒。永定法院审理认为,该男子以放火方式故意焚烧私人财物,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构成放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二、放火罪的构成条件是怎样的 放火罪的构成条件有以下几个: 1.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也应当承担本罪的刑事责任;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3.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 4.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放火焚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 小编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 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客观方面的区别 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犯罪停止形态方面的区别 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但是放火罪存在。 3.犯罪主体方面的区别 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4.犯罪主观方面的区别 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